是过去 100 年来最伟大的公共卫生进步之一。疫苗是一种给予人或动物以保护其免受特定病原体(细菌、病毒或其他可引起疾病的微生物)侵害的物质。下面的幻灯片是为了概述 Kristen A. Feemster 的《疫苗:每个人都需要知道什么》中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疫苗而制作的。
乙肝(HepB)重组疫苗
疾病:乙肝——一种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的病毒;也可以从母亲传染给婴儿。它会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病。慢性感染可导致肝功能衰竭、肝硬化或癌症(导致 50% 的肝细胞癌)。
历史简介:疫苗推出前,每年约有18,000名10岁以下儿童感染。疫苗推出后,2012年仅报告了2,895例。90%的感染婴儿会发展为慢性感染。
美国目前的常规接种时间表:第一剂:出生时,第二剂:1-2 个月,第三剂:6-18 个月。出生后,可在 2、4 和 6 个月时作为联合疫苗 (DTaP-HepB-IPV) 的一部分接种该疫苗。
报告的不良事件:注射部位疼痛或酸痛、轻度发烧、头痛、疲劳。
疫苗效力:在接触病毒前接种 3 剂疫苗,可为婴儿、儿童和成人提供超过 90% 的保护。有些人可能对第一剂疫苗没有反应,需要第二剂疫苗。
图片来源:jrvalverde 的“乙型肝炎病毒”。 CCo 公共领域,来自 Pixabay。
轮状病毒(RV1 和 RV5)– 口服减毒活病毒疫苗
疾病:轮状病毒是一种感染肠道内壁的病毒,会引起腹泻,有时还会引起呕吐;还会导致严重脱水。轮状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。
历史简介:在疫苗推出之前,每年有 270 万名儿童受到影响。几乎每个孩子在 5 岁前都会感染轮状病毒。自疫苗推出以来,自 2008 年以来,每年因轮状病毒住院的人数减少了 40,000-50,000 人。
美国目前的常规接种时间表:第一剂:2 个月,第二剂:4 个月,第三剂:6 个月,RV1 为 2 剂系列,RV5 为 3 剂系列
报告的不良事件:呕吐,腹泻,烦躁,发烧。
疫苗有效性:大约九成接种疫苗的儿童可以免受严重轮状病毒疾病的侵害,而大约七成接种疫苗的儿童可以免受任何严重程度的轮状病毒感染。
图片来源:“多个轮状病毒颗粒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”,作者:Graham Beards 博士。CC by 3.0,通过 Wikimedia Commons 提供。
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物 (Hib)
疾病: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引起肺炎、血液感染、脑膜炎以及骨骼和关节感染的细菌。
历史简介:在疫苗问世之前,每年约有 20,000 名 5 岁以下儿童出现严重(或致命)感染。自疫苗问世以来,2003 年至 2010 年期间每年报告 25 例病例。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不足疫苗的儿童中。
美国目前的常规接种时间表:第一剂:2 个月,第二剂:4 个月,第三剂:6 个月,第四剂:12-15 个月,或第三剂:12-15 个月。
报告的不良事件:注射部位疼痛和酸痛。
图片来源:“流感嗜血杆菌”,由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/WA Clark 博士提供。通过 Wikimedia Commons 提供,属于公共领域。
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 (IPV)
疾病: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,它首先感染咽喉和肠道内壁,然后侵入受感染者的大脑和脊髓,导致瘫痪(麻痹性脊髓灰质炎)
简史:在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之前,每年有 13,000-20,000 例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病例。美国自 西班牙电报数据库 1979 年以来一直没有出现脊髓灰质炎病例;最后一例输入性病例发生在 1993 年。全球范围内已近乎根除脊髓灰质炎
美国目前的常规接种时间表:第一剂:2 个月 第二剂:4 个月 第三剂:6-18 个月 第四剂:4-6 岁 可在 2、4 和 6 个月时作为联合疫苗 (DTaP-HepB-IPV) 的一部分接种
报告的不良事件:注射部位发红和疼痛
疫苗有效性:接种 2 剂后免疫率超过 90%;接种 3 剂后免疫率达到 99%
图片来源:Graham Beards 博士拍摄的“脊髓灰质炎病毒透射电子显微照片”。CC BY-SA 4.0 通过 Wikimedia Commons。
肺炎球菌结合蛋白疫苗 (PCV13)
疾病: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引起耳部和鼻窦感染、肺炎、血液感染和脑膜炎的细菌,尤其容易发生在幼儿和老年人中。目前的疫苗针对 13 种血清型(总共约 90 种血清型)